精密測量院擁有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,一個國家大型科學儀器中心,一個國家臺站網(wǎng)等4個國家級平臺,各類省部級重點平臺基地20余個。 現(xiàn)有職工600余人,其中院士4人、杰青13人,各類國家、科學院、省部級人才占比60%以上。2017年至今,在精密測量領域承擔了數(shù)十項重大重點項目,其中,國家戰(zhàn)略先導專項(2.5億元)1項、重點研發(fā)計劃12項、各類重大儀器研制專項10余項。精密探測技術和儀器已成為精密測量院滿足國家需求和社會經濟發(fā)展的優(yōu)勢領域方向。 ...
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(chuàng)新研究院(以下簡稱精密測量院)是由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(shù)學研究所(始建于1958年)、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(始建于1957年)融合組建而成,是湖北省首個中國科學院創(chuàng)新研究院。 回望來時路,崢嶸六十載。在方俊、王天眷、張承修、李鈞、李國平、丁夏畦、許厚澤、葉朝輝等老一輩科學家的帶領下,精密測量院歷經幾代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開拓創(chuàng)新,解決了一系列事關國家全局的重...
在西藏自治區(qū)林芝市第一中學的禮堂里,1600余名高中生與院士完成了一場跨越學科與年齡的對話。3月25日,中國科學院院士孫和平、河南理工大學副校長金雙根受邀走進校園,與高原學子交流科學問題。
“如果地球突然失去引力,人類會怎樣?”孫和平以《探索自然奧秘萬有引力的神奇與精彩》為題生動闡釋萬有引力在宇宙演化、地球形成中的核心作用。他不用公式堆砌,而是以航天器軌道計算、珠峰高程測量等鮮活案例,將抽象的萬有引力化為“宇宙編織者”的角色。
金雙根則聚焦北斗衛(wèi)星導航技術及其運用,揭秘大國重器背后的“中國精度”:“北斗不僅能導航漁船、守護邊疆,還能為牦牛定位、監(jiān)測冰川。”當聽到北斗系統(tǒng)已服務全球200多個國家時,臺下掌聲涌起。
講座后的自由提問環(huán)節(jié),話筒在學生手中傳遞。“黑洞會吞噬引力嗎?”“北斗芯片會被卡脖子嗎?”兩位科學家以“科學導游”的視角,將復雜原理拆解成趣味故事。
作為全國首批“科學教育實驗校”,林芝一中近年依托“院士課堂”“高原科技節(jié)”等品牌活動,引入前沿科學資源,架起雪域學子與尖端科技的橋梁,讓高原的“科學夢”扎根抽芽。
????媒體鏈接:https://rmtzx.sciencenet.cn/mixmedia/a/202504/03/WS67ee1f19e4b0cb2d1eed6e98.html
傳媒掃描
【科學網(wǎng)】從“引力之謎”到“北斗之光”,院士上高原科普
在西藏自治區(qū)林芝市第一中學的禮堂里,1600余名高中生與院士完成了一場跨越學科與年齡的對話。3月25日,中國科學院院士孫和平、河南理工大學副校長金雙根受邀走進校園,與高原學子交流科學問題。
“如果地球突然失去引力,人類會怎樣?”孫和平以《探索自然奧秘萬有引力的神奇與精彩》為題生動闡釋萬有引力在宇宙演化、地球形成中的核心作用。他不用公式堆砌,而是以航天器軌道計算、珠峰高程測量等鮮活案例,將抽象的萬有引力化為“宇宙編織者”的角色。
金雙根則聚焦北斗衛(wèi)星導航技術及其運用,揭秘大國重器背后的“中國精度”:“北斗不僅能導航漁船、守護邊疆,還能為牦牛定位、監(jiān)測冰川。”當聽到北斗系統(tǒng)已服務全球200多個國家時,臺下掌聲涌起。
講座后的自由提問環(huán)節(jié),話筒在學生手中傳遞。“黑洞會吞噬引力嗎?”“北斗芯片會被卡脖子嗎?”兩位科學家以“科學導游”的視角,將復雜原理拆解成趣味故事。
作為全國首批“科學教育實驗校”,林芝一中近年依托“院士課堂”“高原科技節(jié)”等品牌活動,引入前沿科學資源,架起雪域學子與尖端科技的橋梁,讓高原的“科學夢”扎根抽芽。
????媒體鏈接:https://rmtzx.sciencenet.cn/mixmedia/a/202504/03/WS67ee1f19e4b0cb2d1eed6e9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