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密測量院擁有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,一個國家大型科學儀器中心,一個國家臺站網等4個國家級平臺,各類省部級重點平臺基地20余個。 現有職工600余人,其中院士4人、杰青13人,各類國家、科學院、省部級人才占比60%以上。2017年至今,在精密測量領域承擔了數十項重大重點項目,其中,國家戰(zhàn)略先導專項(2.5億元)1項、重點研發(fā)計劃12項、各類重大儀器研制專項10余項。精密探測技術和儀器已成為精密測量院滿足國家需求和社會經濟發(fā)展的優(yōu)勢領域方向。 ...
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(chuàng)新研究院(以下簡稱精密測量院)是由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(始建于1958年)、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(始建于1957年)融合組建而成,是湖北省首個中國科學院創(chuàng)新研究院。 回望來時路,崢嶸六十載。在方俊、王天眷、張承修、李鈞、李國平、丁夏畦、許厚澤、葉朝輝等老一輩科學家的帶領下,精密測量院歷經幾代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開拓創(chuàng)新,解決了一系列事關國家全局的重...
近日,精密測量院影像大地測量與地球表面過程學科組,在國內首次利用多平臺L波段合成孔徑雷達(SAR),并結合無人機光學立體遙感和地面三維激光掃描儀等設備,開展青藏高原冰川凍土綜合科學考察。
科考團隊赴川藏鐵路理塘-波密段沿線進行了凍融滑坡、冰川泥石流等藏東南典型地質災害的空-天-地多平臺監(jiān)測,采集了凍融滑坡活動性、表磧覆蓋型冰川表面動力過程有關的大量實地觀測資料,為川藏鐵路沿線地質災害隱患風險評估以及藏東南季節(jié)性凍土、海洋性冰川的氣候變化響應研究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數據。
此次科考團隊由精密測量院副研究員周志偉(隊長),博士生李曉恩、劉易、邵益,碩士生馮張義、閆斌,以及科研助理胡文杰共7人組成。科考工作主要觀測對象是川藏鐵路沿線的四川甘孜理塘(禾尼鄉(xiāng))和巴塘(德達鄉(xiāng))兩處典型凍融滑坡,西藏波密嘎瓦龍冰川與米堆冰川,以及康定市折多山埡口石冰川。根據科考計劃,團隊順利完成了多平臺(車載與地基模式)L波段SAR地表形變監(jiān)測、無人機高分辨率正射立體成像、以及超視距地面三維激光掃描儀高精度地形測繪等數據采集任務。
作為方俊院士科技攻關突擊隊的成員,科考團隊繼承和發(fā)揚“不畏艱險、永攀高峰”老一輩科學家精神,歷時近20天、往返車程約6000公里,作業(yè)難度大、時間緊、任務重,但大家熱情高漲,克服了高原反應等各種困難,圓滿完成了既定任務。
理塘禾尼鄉(xiāng)車載SAR試驗
波密嘎瓦龍冰川無人機和地面測量
米堆冰川-光謝措冰湖作業(yè)
科研動態(tài)
精密測量院利用地基/車載L波段SAR開展川藏鐵路沿線典型地質災害科學考察
近日,精密測量院影像大地測量與地球表面過程學科組,在國內首次利用多平臺L波段合成孔徑雷達(SAR),并結合無人機光學立體遙感和地面三維激光掃描儀等設備,開展青藏高原冰川凍土綜合科學考察。
科考團隊赴川藏鐵路理塘-波密段沿線進行了凍融滑坡、冰川泥石流等藏東南典型地質災害的空-天-地多平臺監(jiān)測,采集了凍融滑坡活動性、表磧覆蓋型冰川表面動力過程有關的大量實地觀測資料,為川藏鐵路沿線地質災害隱患風險評估以及藏東南季節(jié)性凍土、海洋性冰川的氣候變化響應研究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數據。
此次科考團隊由精密測量院副研究員周志偉(隊長),博士生李曉恩、劉易、邵益,碩士生馮張義、閆斌,以及科研助理胡文杰共7人組成。科考工作主要觀測對象是川藏鐵路沿線的四川甘孜理塘(禾尼鄉(xiāng))和巴塘(德達鄉(xiāng))兩處典型凍融滑坡,西藏波密嘎瓦龍冰川與米堆冰川,以及康定市折多山埡口石冰川。根據科考計劃,團隊順利完成了多平臺(車載與地基模式)L波段SAR地表形變監(jiān)測、無人機高分辨率正射立體成像、以及超視距地面三維激光掃描儀高精度地形測繪等數據采集任務。
作為方俊院士科技攻關突擊隊的成員,科考團隊繼承和發(fā)揚“不畏艱險、永攀高峰”老一輩科學家精神,歷時近20天、往返車程約6000公里,作業(yè)難度大、時間緊、任務重,但大家熱情高漲,克服了高原反應等各種困難,圓滿完成了既定任務。
理塘禾尼鄉(xiāng)車載SAR試驗
波密嘎瓦龍冰川無人機和地面測量
米堆冰川-光謝措冰湖作業(yè)